青海警官职业学院 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日期: 栏目:NBA资讯 浏览:39 评论:0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

  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9至2020学年来,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建设为支撑,以服务实战为目的,以特色教学创品牌,坚持公安院校办学的政治方向,全面提升公安教育训练质量,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深化公安教育训练综合改革,充分激发公安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为公安政法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公安院校的职责使命。

  一、基本情况

  (一)学院概况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0年3月,由原青海省人民警察学校、青海省司法警官学校合并组建的全日制公安政法类高职院校。隶属省公安厅领导、副厅级建制,学院共设机构18个,其中设置6个行政机构、7个教学机构、5个教辅机构。截止2020年8月现有教职工214人(校外兼职教官51人除外),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有13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9人,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占比35.05%。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为45.36%。学院党委下设20个党支部,在职教职工党员192人、占全体教职工数的90%。

  学院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占地面积69729.24平方米(约104亩),总建筑面积43122.00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15914.16平方米(其中教室3256.00平方米,图书馆1821平方米,实验室、实习场所8255.42平方米,体育馆2581.74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5749.68平方米;生活用房21458.16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16278.00平方米,学生食堂2823.00平方米,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2357.16平方米)。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为24.56平方米。

  2019年,学院新校区迁建项目已经政府立项,建设用地330亩,征地费1.65亿元已到位。

  (二)资产、设备值情况

  截止2020年8月31日,学院固定资产总值21864.6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7512.35万元,信息化设备资产值4066.9万元(其中:软件2393.1万元)。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7512.35万元,较上一年度设备总值4451.17万元的变化增加数为3087.48万元。其中,设备总数为5013台套,其中,10万元以上的设备为105台套;实训项目总数为222个;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1.40个。原材料(耗材)费用为2.66万元;实验实训专职管理人员17人、兼职管理人员为42人。图书馆藏纸质书达14.6万册;电子阅览图书达154GB;阅览室有现刊130种、报纸21种。

  (三)实验实训条件

  学院现有实验实训场地46个,面向专业服务数为182次,基地建筑面积为8123.49平方米。校内实验实训场地的使用上,在专业之间有共用性、互补性、交叉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基本能够满足各专业的实验实训任务。实验实训场地分属刑事技术等公安类专业实验实训和心理健康教育训练实训场地35个;有供学生开展警务体、技能实训场地7个;有法律类专业、汉藏双语教学实训场地4个。其中,网络攻防实验室建成于2019年,设备投资约200万元规模,内含网络安全课程、大数据课程等实训资源。由于功能强大,装修美观,已经成为学院亮点,该实验室在我省高校技术领先,建成年代最新。 

  (四)信息化条件

  学院以“数字校园”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数字校园信息平台建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在行政管理办公、教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报修、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校园门户、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等方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1Gbps+200Mbps,接入公安专网1Gbps。教学用终端(计算机)685台,网络信息点数840个,建成多媒体教室31间。数字资源总量235.4GB,上网课程数14门。近几年学院增加信息化教学条件投资1482.567万元,建设了网络攻防实验室、电子数据检验鉴定中心等一批省内领先的实验实训场所,实施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软件正版化、无线网全覆盖、数字化校园平台、网络出口升级改造等一系列信息化建设项目,不断提升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学生发展

  (一)在校生、毕业生、就业和招生情况

  1.在校生情况:截止2020年7月,学院有学历在校生人数(全日制)为951人(含当年285人毕业生)。

  2.毕业情况: 2020年度毕业285人。其中2015级59人、2017级148人、2018级78人;其中治安管理、特警、刑事侦查等公安类专业有157人,法律事务、刑事执行等法律类专业有128人。

  3.就业情况:2020年度就业人数为257人。公安类专业就业为134人、就业率为85.4%,其中治安管理、刑事侦查专业就业率均为100%,特警专业就业率为61%。法律类专业就业为123人、就业率为96%,其中刑事执行和司法鉴定技术专业就业率为100%、法律事务专业就业率为93.4%。

  4.招生情况:学院2020年原计划招生600人,实际招生596人、录取率为99.33%,实际报到559人,报到率为93.79%,比上一年度报到数(2019年报道数457人)增加了22%。其中:省外计划100人、录取89人,省内计划500人、录取507人。

  (二)思政理论课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党委定期研究思政课建设,制定了学院《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措施》,立足“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这一首要目标,以扎扎实实的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推进思政课程改革与实践、课程思政教学交流改革措施。积极与原子城纪念馆等单位对接,签订协议,开辟思政课第二课堂,丰富了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三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借助“易班”“大学生在线”等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不断提升和扩大思政课的教育效果。学院易班新媒体中心荣获2019年度全国优秀共建高校;易班工作站荣获2020年全国优秀易班工作站。

  (三)社团建设有成效

  现阶段学院主要有院学生会、易班新媒体中心等9个学生社团。为了开展好社团工作在校体验,每个社团分属于院属相关部门的支部组织,并由支部指定政治过硬的人员担任指导老师。2019年,学院“环保普法进校园”法制宣传队,荣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学生在行动”优秀小分队,2名师生分获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2019年,学院“易班工作站”在全国易班共建高校优秀项目评选中荣获“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全国优秀易班工作站”“易班易心理模块”“全国优秀易班特色应用”,易班建设中心1名指导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易班指导教师”。

  (四)课程满意度评价较高

  一年级(2019级)学生对思政、公共基础、公安类、法律类、警务技能和汉藏双语教学课程共40门次、51名授课教师的满意度评价均分为96分。二年级(2018级)学生对思政、公共基础、公安类、法律类、警务技能、汉藏双语教学和信息技术类课程共43门次、54名授课教师的满意度评价均分为95分。

  (五)加强资助支持与保险工作

  资助情况:2019年,经学生申报,学院审核、获批国家助学金有171名、合计56.23万元。2020年,经学生申报,学院审核、获批国家助学金有206人、合计74.28万元。保险情况:每学年学院要对所有在校生联系投保,每名学生缴纳100元保险费,参保率为100%。本学年中,学生因意外伤害、疾病,保险理赔学生数为4名。

  三、教育改革

  (一)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一是学院党委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全国全省公安工作会议精神,主动将学院事业发展融入国家关于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总体部署上,深化公安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坚持在顶层设计上强化统筹、综合施策。成立学院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着眼学院未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学院未来发展作出规划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省公安厅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新校区建设获批,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出台《学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了5大目标、20项改革重点任务。二是以优势和特色专业为核心,走专业精品化道路。刑事侦查等6个专业被批准为省级示范专业,治安管理(汉藏双语)专业被公安部列为全国公安院校重点专业培育点,特警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网监专业在首届“智警杯”全国公安院校大数据技能竞赛中获二、三等奖。三是认真落实科技兴警的教育教学改革任务,增设警用装备实战训练处,开展警用无人机实战练兵活动。

  (二)适时撤销调整专业

  2020年1月对需求少、前景小、培养定位不适合专科层级举办的警察管理、警察指挥与战术、司法助理(汉藏双语教学)和心理咨询四个专业作了撤销调整。现经教育部备案的有12个专业。其中公安类7个:治安管理、交通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特警、刑事科学技术、刑事侦查、国内安全保卫;非公安类5个:法律文秘、法律事务、刑事执行、社区矫正、司法鉴定技术。其中采用藏汉双语教学的有3个:治安管理、法律事务和法律文秘。2016年获批治安管理(汉藏双语教学)、特警2个优势特色专业。

  (三)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聚焦公安实战需求,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思路,深化公安实战化教学改革,打造具有鲜明公安特色、符合警务发展趋势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突出综合实战训练,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三年制“2.5+0.5”、二年军转制“1+1”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并把“1+X证书”试点工作及时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

  (四)加强教师培育和培养工作

  学院在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统筹安排教师培训工作,先后选派教师到青海师大、江苏警院、浙江警院等院校、以及网上培训等其他不同形式,开展学习培训、岗前培训、学术研讨交流、教学竞赛、交流学习等学习活动达400余人次。此外,继续加大教师学历提升、业务培训、信息化培训、师德培养、网络学习、科研交流、实践锻炼、送教下乡等多形式、多渠道师资培养,有序开展教师教学业务、教学技能及科研研讨交流等工作。制定学院“人员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环境大整治”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在学院数字化校园平台开设了“大练兵”专栏,开办“警院大讲堂”“干部集训营”等培训练兵活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招聘了16名教师,从基层公安选调2名紧缺型人才,满足学院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五)加强和推进线上、双语、实战化教学

  一是推进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借助网络平台,搭建云端课堂,保障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利用网络开展教学开设64门次、61位教师授课,总授课时间为1270小时,共有552名学生在云端课堂学习,教师人均网络课程培训课时达90以上。推送优秀网络教材课程,经过各系部初审和学院复审,最终推荐具有特色鲜明、实操性强的6门17部网络教材课程。为确保报送网络教材课程质量,安排专人对全省公安机关报送的56门课程进行评审,对其中比较优秀的20门课程进行排序,参加会议评审研讨,提出推荐意见。

  二是继续强化藏汉双语教学。积极发挥全国公安民警汉藏双语培训基地和国家民委汉藏双语培训基地作用,依托学院汉藏双语优质教育资源,坚持举办藏汉双语治安管理、法律事务、法律文秘专业,积极探索符合藏区基层公安政法机关警务、法律工作特点的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进双语治安管理、法律事务及法律文秘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了公安政法类专业双语教学的办学特色。

  三是加强实战化教学力度。学院组织各教学系部确定并下达了31个实战化专题项目研发任务,对系部初审的25个专题,经教学工作委员审定,有20个专题通过评审。围绕实战化教学,编制民警培训专题指南,完成“扫黑除恶”专题研发13个,为公安机关举办“扫黑除恶”专题讲座14次,为全省公安、政法系统送教19次。根据学院教学计划安排,制定各专业《毕业顶岗实习工作方案》和实习安排,召开实习前动员大会、签订实习协议,开展岗前培训,组织落实9个区队347名学生参加跟岗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强化管理制度加强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管理和监控,促进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 

  (六)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

  2020年4月,学院获批成为1+X网络安全运维(初级)技能证书试点院校,成为1+X无人机驾驶(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并成为该证书全省试点牵头院校。学院积极与评价组织沟通协调,研究制定了1+X证书制度试点发展总体规划和工作方案,参加了评价组织开展的师资培训,搭建了证书试点师资团队。及时申报证书考点,开展证书宣讲工作,制定训练大纲和课程讲义,在学院内面向学生开展了证书考核前的培训工作,同时,开展了1+X证书宣传培训讲座。

  (七)探索本科层次专业教育试点工作

  学院在如何围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完成了公安类专业5项、非公安类专业3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简介及专业设置论证报告材料撰写上报工作。其中公安类专业上报公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刑事侦查、法律事务(汉藏双语教学)及社会治理综合执法专业上报教育厅职成处,并备案其他公安类专业。                                                                                                                                                                  

  四、服务社会

  (一)在职培训服务

  学院为公安机关在职培训民警、辅警和司法系统民警及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等66个培训班、合计培训人数为4446人。其中,为公安机关在职民警、辅警和政法系统培训3133人(次);举办保安培训1184人;与刑警学院、公安大学、江苏警官学院合作办学专升本函授教育注册学生188人、毕业129人。非学历培训服务总量为163万人日。

  (二)科研成果

  本学年来,教师共发表公开论文43篇,其中省级核心期刊5篇;完成2项省、部级课题(其中1项公安部委托省厅课题、1项青海省法学会法学研究、社科规划办省级课题);完成院级课题14项,省公安厅征文比赛论文1篇,共同创作合著1篇。2020年7月省警察学会和公安文联组织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下的青海公安建设”征文活动中,学院报送的4篇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

  (三)疫情防控

  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学院压实属地、部门、学校、教师、家长“五个责任”,继续做好防疫物资、医护资源、交通保障“三倾斜”持续强化学院与政府部门、学生家长、学院周边“三协作”,做好疫情防控健康宣传、卫生整治,落实每日消毒、体温检测、值班值守工作,开展食堂卫生清理消毒、登记,设法筹措防疫物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院戒烟活动,实行网格化管理,全面构筑校园疫情“防护网”。

  (四)司法鉴定和心理健康服务

  依托学院司法鉴定中心,侦查、交管、刑事技术等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司法鉴定社会服务,共完成交通事故鉴定、法医鉴定、文检等司法鉴定案件978件,社会服务效果良好。心理健康教学团队教师根据基层公安需求,赴西宁市各分局、海北州公安局等地为民警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面询民(辅)警共计110余人,赢得了基层公安分局民(辅)警的一致好评。

  五、校局和省际合作

  (一)校局合作

  学院在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建有21个教学实践(实习)训练基地(包括5个汉藏双语实践基地),实验实训设施能够满足教育教学训练需要。学院依托行业,开展专业产教融合机制,先后建立了青海省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基地等6个省级教育培训基地。建立了全国公安民警汉藏双语培训基地等3个国家级培训基地。7名教师赴省公安厅及西宁市公安局基层单位开展业务实践、其中2名同志被抽调至省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核查中心开展工作。

  (二)省际合作

  学习外省公安院校办学经验,加强与江苏警官学院、浙江警察学院联系,签订合作协议,以“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学习取经,促进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此外,学院积极申请加入教师发展联盟,借助“西北高校教师发展联盟”平台,拓宽教师培训、教研渠道,提升培训质量。

  六、政策保障

  (一)经费保障

  学院经费来源稳定、可靠,保障了教学经费需求。2019年,学院办学经费总投入1.3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1.17亿元。教育事业费由青海省财政厅基础加增长保障,基本建设费由青海省发改委、青海省财政厅和青海省公安厅保障。

  (二)制度保障

  学院严格遵守教育部、青海省教育厅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规定,以有关政策为保障。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制定完善了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改革、纪律作风等方面的制度,“靠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的机制逐渐形成。一学年来,学院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工培训管理办法》《聘请院外兼职教官讲课费发放办法青海警官职业学院绩效工资分配实施办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等21项。

  (三)质量保障

  学院构建了科学有效的院级、教务处、教学系(部)、教研室四级教育教学督导体系。学院专门调整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明确了督导职责。完善师生听课评教制度,制作问卷星APP,做到学历教育和在职民警培训问卷调查全覆盖,分析评价情况并及时在校园网予以反馈督导通报。2020年学院开展了第三轮高职院校评估工作,完成了评估自评、评估调研分析报告,评估工作起到了学院办学指挥棒的作用。

  七、面临挑战

  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总体上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我省公安教育训练发展需要,但对照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新内涵新要求,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短板,需亟待解决。

  (一)体制机制不顺,制约学院发展

  学院现为公安政法专项行政编制,单位性质为二级公益性事业管理,实行警务化管理,这种事业单位行政化管理的模式直接影响学院的管理和运行,影响教学与公安实战部门的深度融合,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因体制和机制不畅,学院在把握、用足相关政策上发挥作用不够。主要表现在,受体制机制的困扰,办学空间狭小、制约了公安教育训练发展,校局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融合不够,优秀的基层实战教官无法引进,现任的教师深度融入公安实战困难,教学与实战衔接不紧密,工作推进力度不大,实际成效不明显。 

  改进措施: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应尽快改革学院管理体制,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的一些问题,拓宽办学领域、扩大办学规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积极探索申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更好地使人才培养适应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需要、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公安、政法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欠缺

  教育管理能力和教育承载能力欠缺,教育教学有效服务全省公安工作大局作用发挥不够,从目前与西部地区乃至省内相比,学院办学优势不突出、综合竞争力不强、内涵建设水平不高,教育教学短板突出。主要表现是,一批能上讲台、能参加实战、能为基层公安提供技战术和法律支撑的职后教育团队还未建设形成。

  改进措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落实职业院校教师3年一周期的实践锻炼、轮训制度,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将资源分配、人才引进和专业建设规划三者有机结合,使学院的人才引进工作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使师资队伍数量结构有效支撑专业发展,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完善教师激励制度,使教师的教学业务与公安政法实战业务有效衔接,加大校局合作双向交流、人员互聘工作力度,畅通教师实践锻炼渠道。

  (三)专业课程、科研、质量建设有待提升

  专业建设团队、课程教学团队人员搭建不尽合理,个别专业课程建设的后劲不足,有些专业课程的业务骨干教师断层,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够明显,高水平带头人和高水平团队缺乏,教学团队的合力与整体活力不足,在建设省级示范专业、优势特色专业上还有一定差距。科研团队作用发挥不明显、科研激励机制滞后,教学科研服务支撑能力还与高职教育要求不相适应。教学质量建设评价体系上还不够健全,对教学研究分析不够。

  改进措施:以课程建设带动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学院精品共享课程建设方案,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打造名牌课程、名牌师资。合理搭建科研创新团队,发挥科研集体攻关作用,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出台科研项目资助办法,支持教师积极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加大教师科研任务在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权重,激发教师科研创新活力,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发挥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职责职能作用,加强质量监控体制机制工作,推进内部质量诊断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积极拓宽国际交流渠道和形式,推动警察教育训练国际合作机制。

  八、附表与附件:

  (一)附表:

  表1:学生发展

  表2:办学条件

  表3:教育教学

  表4:科研与社会服务

  表5:国际交流

  (二)附件: 

  1.脱贫攻坚典型工作案例

  2.易班网络思政新媒体典型工作案例

  3.警院师生参加全国大数据竞赛典型工作案例

  4.刑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典型工作案例

  5.社区矫正专业建设典型工作案例

  6.汉藏双语教学典型工作案例

   

  表1:学生发展

   

   

   

  表2:办学条件

   

   

  表3:教育教学

   

   

   

  表4:科研与社会服务

   

   

   

  表5:国际交流

     寄望扶贫教育  植根民族未来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脱贫攻坚典型工作案例

   

  一、工作背景

  近年来,青海警官职业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党中央扶贫攻坚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扶贫扶智会议精神及决策部署,始终把服务社会、服务地方作为我们的重要使命和职责,努力服务于地方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把教育扶贫作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充分挖掘学院教育优势资源,完善与贫困地区教育机构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新机制,依托学院汉藏双语专业优势,为民族地区贫困生接受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建立为民族地区服务的人才培养基地,为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主要举措

  (一)广泛调研,因贫制策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联点帮扶的玉树州玉树市上拉秀乡多拉村是纯牧业村,位于草原、草山腹地,群众文化程度低,技能缺乏,受上世纪思维观念和教育普及率不高的影响,绝大多数群众听不懂、不会讲汉语,思想保守、技能缺乏,贫困家庭的孩子缺乏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有效途径。学院党委深切的体会到,联点帮扶地区的教育水平就是扶贫攻坚战中的最短板,脱贫攻坚就是要克服教育这块短板。学院在充分调查了解联点帮扶地区的区域特点、产业结构、历史沿革、文化氛围后,提出应把扶贫的着力点放在智力扶持上,确立了教育扶贫的思想主旨。我们及时把这一想法向省公安厅、省教育厅以及玉树市委作了报告,并与玉树职业技术学校和帮扶地乡镇进行衔接,得到帮扶地牧民群众的欢迎和主管部门及地方党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二)发挥优势,靶向施策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作为一所警务化管理的公安院校,规范严格、和谐有序的管理模式是学院一以贯之的治校标准。由于扶贫对象是身处玉树藏区的牧民群众,地域的局限性以及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针对当地的扶贫必须得是符合当地实情的治本之举。学院是国家民委和公安部汉藏双语教学的国家级基地,在汉藏双语教学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教育教学优势,能够精准对接藏区孩子求学发展的现实需求,最大限度满足藏区学员教育教学的需要。学院在汉藏双语教学方面具备一支精锐优良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着较强的办学优势和教育资源,能够授予藏区学员丰富的知识技能和业务本领。此外,学院历年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绝大多数学员毕业后都能较好的融入社会实践,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开展教育扶贫,培养能力提升,能够为藏学学员的未来发展提供理想的教育支撑。

  (三)因材施教,确立实效突出的教学模式

  2019年,第一批通过单考单招方式录用的19级汉藏双语法律文秘区队学员入校。孩子们由于自小生活在玉树藏区,缺乏体制内系统性教育框架下的知识储备,汉语文化程度低,与外界接触少。加之藏区相对封闭,孩子们性格腼腆内向,自制力较弱,自主学习能力和认识社会的能力较差,对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认识模糊,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面临的挑战心理准备不足。既往的教学模式无法很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学院结合学员们的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上反复组织专门的教研团队分析论证,力求突出实效导向,为学员量身打造了一整套符合学员教育共性同时兼具个性培养的教学体系,突出了扶贫教育的针对性、独特性、有效性。

  (四)结对帮扶,打造别具特色的校园管理文化

  作为一所公安院校,学院一贯秉持严格纪律、科学治校的管理理念,但考虑到扶贫对象的学员构成又不同于一般性院校。为此,学院在严守规范化教育教学标准的同时,积极探索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致力于打造凸显人文关怀、传递情感呵护的温馨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针对学习底子薄、学习吃紧的学员,学院推行“一对一”联点帮扶机制,精心挑选富有管理和教学经验的汉藏双语教师去培养,注重对学员政治思想的进步、学习能力的提升、生活方面的帮助以及心灵层面的关怀。通过多维度的校园管理模式,做到学员生活学习与精神需求的全覆盖,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构建和谐。与此同时,针对扶贫学员的第二课堂教学实践,学院在竭力教授文化知识之余,充分尊重学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他们安排了藏文化知识专题讲座,开辟了校园锅庄园地等第二课堂,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近一年的培养,同学们从刚入校的穿着、举止带有很浓厚的民族色彩,到逐步淡化,求知欲越来越强,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党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增强,扶智与扶志在他们身上得到较好的落实。

   (五)互联互通,建立定期回访长效机制

  学院注重对学员学习全过程的关心关注,全方位记录学员在校学习期间的成长轨迹,将学生在校一日生活以及学习生活感悟制作成一系列相关的视频资料,建立学院与学院家长互联互通定期回访机制,学院定期将学员学习生活情况反馈给学员家长,让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孩子校园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况。现如今,定期回访制度作为学院的一项长效工作机制,已成为学院扶贫教育工作中的一张“金名片”。每年学院党委成员都会亲自带队家访,赶赴玉树当地,前往学员家中进行回访,一方面向学员家长报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认真听取学员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双边沟通,最大限度地争取学员家长对学院教育工作的支持配合,努力提升学院的教学满意度。

  三、工作成效

  (一)志存高远,肩负使命

  通过接受公安院校的规范化教育,学员们的思想意识及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少时源于认知不足、眼界受限所致的封闭陈旧的落后观念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青年人身上特有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这些来自于藏区的孩子们不再是从前只关心温饱、在乎自我的不羁少年,而是成长为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关心家乡未来发展的有为青年,在接受知识洗礼的过程中,学员们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对与祖国同为命运体的情感认同使我们深感欣慰。相较于知识的进步与成长,这种思智的成熟与担当更显难能可贵。校园生活改变了学员们,给他们提供了梦想成真的舞台,这些学员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生活,对自身的人生规划有了不同以往的清晰认识,部分学员身上彰显出浓厚的家国情怀,他们立志成材、学成报乡的心愿也深深打动着学院的教育工作者。鉴于此,也使我们深感这份责任与担当才是学院扶贫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深远意义所在。

  (二)触动观念,坚定信念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很多家长纷纷表示,孩子们的求学经历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更是个人乃至家族借以改变命运的大事记。许多学员家庭世代都是农牧民出身,鲜有知识分子,贫困的代际传播成为藏区许多家庭无力摆脱的宿命。但孩子们接受教育带来的转变,深深触动着他们的原生家庭,学员们的精神风貌以及思想成熟进步的转变使许多学员家庭看到了自我主宰命运、改变家族未来的希望,很多家长连连赞叹,用“没想到、竟然、难以置信、惊喜”这些词语表达他们对学院教育和孩子成长的充分肯定,这份感激之情不仅折射出家长们寄予心底的殷切希望,更是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着学员们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的理想抱负。扶贫教育真正成为了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生动实践。

  (三)社会认同,助力成长

  脱贫教育改变了学员们原本封闭单一的生活方式,给了他们未来无限的种种可能与美好愿景。学员们积极建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努力习得知识、丰满羽翼,这种源于自我的内生渴望成为扶贫教育的不竭动力;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冲击着青年人的心灵,时代浪潮鞭策着学员们不断前行奋进,内外合力的传导力量激励着学员们不舍朝夕、拼搏努力。学院及时捕捉这些动态变化,给予学员们最大限度的知识补给与能力培养,帮助他们适应时代变化发展,主动调适自我、融入社会,进而实现人的社会性归属。为此,学院与多所用人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确保学员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有效解决了学员们未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后顾之忧。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易班网络思政新媒体典型工作案例

   

  一、工作背景

  根据教育部下发《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为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做出部署,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随着高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日益重视,新媒体成为为高校拓宽思政教育重要平台。如学生论坛开辟等,高校不断探索创新思政教育新模式,网络的匿名性,学生群体易于接受心理,为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高校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利用新媒体不断丰富大学生思政工作新手段。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高校思政工作与互联网技术有效结合,信息交流平台多元。通过互联网为载体实现教育主体个性化发展,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阵地中。

  二、主要举措

  (一)齐抓共管,因网制策

  坚持立德树人,构建齐抓共管领导机制,把易班建设纳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同步推进,从三个层面完善了工作架构,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学院党委书记担任易班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各党委委员担任易班建设副组长;二是成立了易班发展中心,统筹规划和领导学院易班各项建设任务,牵头部门为学生处,办公地点设在易班网络思政新媒体中心,负责易班建设、指导、推广工作,研究、督促和落实易班建设任务;三是成立了易班学生工作站,主要负责易班运营、维护和推广,开发设计在线产品,组织策划全院性易班活动,联络和协调学院易班学生工作站的各项工作,建立了10名教师组成的指导教师队伍,校内9个社团率先入驻易班开展活动。

  (二)发挥优势,同频共振

  根据“互联网+”思维,积极利用易班平台开展工作,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以活动充实内容,以内容粘合学生,目前已经开通了学生模拟考试信息、投票筛选、招生政策咨询等模块,同时结合自身校情,开通了思政教育、学生管理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学生信息服务等多个平台, 一个集思政教育、学生服务、心理关怀、就业指导、学生管理、交流互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警院文化特色的网络社区交互平台初步建成。现阶段根据互联网管理规定及网信办要求,建在单位下的个人大V发布及关注量超过500万需要进行单位认证。易班新媒体平台于2019年10月16日进行域名所有人变更,重新注册qhyiban.cn 为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所有。现阶段易班新媒体使用域名为qhyiban.cn已经开始上传数据及用于展示。

  (三)保障在先,全员参与

  经费保障方面,设立建设专项经费,包含易班前期启动经费和日常建设运行维护费用。硬件保障方面,学院将原会议室作为易班工作站并配备6台电脑、5部云台、1部显示屏、2台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队伍建设方面,提供经费用于易班辅导员团队和学生工作站团队外出学习、培训和发展,用于提高易班建设师生团队工作积极性的评优奖励等激励措施,用于学院学生工作站开展线上线下主题活动等。内容保障方面,将开设的思政教育、学生服务、心理关怀、就业指导、学生管理、交流互动等功能联合相应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审核,统一发布,确保内容实时更新、紧跟时势。截止日前,学生处(团委)、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法律系,警务保障部均已开设上传及构建新模块。

  (四)内容为王,多措并举

  学院易班网络思政新媒体中心在院党委正确领导下坚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孵化园党建品牌建设贯穿于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始终,聚焦教育部易班网建设要求和网络特点,根据“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工作思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世界向网络空间延伸,进一步拓工作的覆盖面,推行“1+7+X”组建模式:组建一个网络思政新媒体平台,平台下设:易思想、易社团、易事务、易心理、易实践、易书香、易发展七个主模块,依托主模块按照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结合警营文化,围绕育警铸魂,构建X个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警院学子喜闻乐见的网络版块。

  (五)互联互通,共享共赢

  一是把校园警营文化信息摆在各网络平台更突出位置,开辟专属通道,加大新媒体信息推送力度,对警营文化、青春榜样、公安英模、普法宣传等主题宣传及重大典型案例给与更多倾斜,让警察正能量信息强势刷屏,让党和公安文化的声音最大限度影响青年学生。二是瞄准5G时代到来,短视频爆发式增长态势,在新媒体选题、创意、表达、剪辑等实际操作上求新求变,院属各部门提供点对点的支持,完善了名师工作室、普法进校园、书香栏目等项目,建立了常态化宣传策划机制,经常就主题宣传、议题设置、社会沟通等问题共同研究,着力创新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借助平台影响力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实现共享共赢。

  三、工作成效

  (一)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线上线下百花齐放

  校园文化是高校实施育人机制的有力措施,易班平台注重虚拟与实体结合,用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丰富网络文化产品供给,提高网络文化使用粘度。将校园活动与应用融合,为校园活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根据新媒体的发展和警院发展的现实情况,加以升华。正是坚持从这样的点点滴滴做起,“青春警院”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工作始终名列前茅,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2018年“青春警院”微信公众平台入选全国百强微信公众号。2018年微信公众平台工作站被团省委评为“高原文明号”单位,2020年进入全国警院微信排行版第十名,WCI指数为625.71。2020学院易班网络思政新媒体中心获得教育部表彰, 荣获“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易班工作站荣获“全国优秀易班工作站”,“易班易心理模块”荣获“全国优秀易班特色应用”。易班建设中心1名指导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易班指导教师”,成为全省唯一获奖单位,全国少数获得四项奖项单位之一 。

  (二)注重舆论监督引导,坚定从警理想信念

  自疫情发生以来,易班网络思政新媒体中心抓住先进典型的精神实质和闪光点,深入挖掘动人事迹和鲜活事例,推出19篇有温度、有泪点、有人情味的“暖新闻”,让疫情防控一线预备警官队伍忠诚无畏、无私奉献、铁一般担当的形象更加鲜明,截止15日,共发布疫情防控文章(102篇,其中原创49篇,阅读量116.5万人次,累计互动量2万人次,被省级媒体转载7次:青春之海,今日头条,教育部易班网、UC浏览器、百度APP),易班网络媒体发布疫情防控信息76篇,其中原创32篇,累计互动量1.7万人次。有效的加大了青海警院疫情防控的宣传力度。开通共抗疫情栏目,疫情宣传97次,协助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完成教育厅布置开展心理健康宣传56篇/次,协助培训部完成新警培训宣传6篇/次,协助团省委完成团学青年宣传报道12篇/次,累计向青海省西海都市报、青海省教育厅、共青团青海省委、团中央青年之声网站投稿21篇/次。在青春警院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易班优课栏目,开展“互联网+思政教学”栏目,上传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五集视频,及心理健康知识、创新创业知识,国防教育知识,网络贷款诈骗知识,诚信教育知识,累计观看量3.76万人/次。

  (三)社会实践出真知,从警报国立大志

  为切实发挥青海警官职业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展现学院良好形象,发挥自身专业教育优势,做好普法教育宣传,由全院师生组成的普法宣传小分队走进西宁市22所中小学,先后为2.16万余名师生举办了以“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发挥了学院服务社会、服务我省法治建设的积极作用。

  “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结合中小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了环保、法治、禁毒、防灾救灾方面的法律知识宣讲,旨在强化中小学生的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学生们尊法、守法意识和明辨是非、自我保护的能力,促使青少年成长为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动期间,通过丰富多彩的授课内容、真实感人的案例、活泼自然的授课方式,学院教师为同学们送上了一顿法治教育的“精神大餐”。普法过程中,学院派出的老师们当起了知心叔叔、知心阿姨,与青少年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领悟,得了全省各界师生的一致好评。

  自普法宣传以来,多次获得表彰:2017年“环保普法宣传进校园”被青海省教育厅、青海省环保厅、团省委评为2017年青海省高校环境文化季活动最佳项目奖和路演第一名。2017年被中共青海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厅评为优秀“学宪法 讲宪法”优秀指导奖。参赛学生荣获第一名。2017年获得“全省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2017年带领“三下乡”小分队前往贵德县开展禁毒防艾宣讲,成果入选全国优秀三下乡小分队100强。2018年禁毒防艾普法宣传获得团省委高校项目竞赛金奖。被青海省电视台,青海卫视宣传报道。2018年荣获“爱我国防”演讲大赛“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参赛学生获得第二名。2020年“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普法进校园入选全省优秀法制宣传队并授旗。2020年9月

  (四)家校联合助育人,青春无悔献警营

  根据警务化管理特点,警院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只能通过学生放假回家汇报及家长和队长电话沟通获得,易班新媒体根据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社会环境而建立,让处于信息化浪潮的大学生,体验信息时代的快捷感,易班平台中老师是资源的整理者,学生是信息的反馈者。师生在平台表达情绪,网络形式的彼此评价中,师生之间的隔阂减少,相互有了更好的信任度,使枯燥的思政教育更为温暖,为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青海警院易班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利用新媒体不断丰富大学生思政工作新手段,与互联网技术有效结合,信息交流平台多元。通过互联网为载体实现教育主体个性化发展,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阵地中。真正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家长少操心,让学生踏踏实实在警院学习生活,追梦青春,奋斗新时代。

  精心组织趟险阻硕果累累创佳绩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师生参加全国大数据竞赛典型工作案例

   

  一、工作背景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学院紧紧围绕基层执法勤务的难点、痛点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网监专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顺应基层需求、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瞄准我省公安队伍短板办好专业,是近年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2019年6月份在贵州警察学院举行的西部赛区初赛中,我院两支参赛队在13所院校22支队伍中分别以第一和第四的骄人战绩昂首挺进北京总决赛。10月,历时7个月的首届“智警杯”全国公安院校大数据技能大赛在北京人民警察学院落下帷幕,学院两支参赛队在24所36支参赛队中分别以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为赛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总决赛仅有我院和黑龙江警官职业学院为高职层次院校,其余均为本科院校。大赛中,学院网监专业参赛队员在同行中发出了罕见的青海声音,展现了我院网监专业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这对于一所身处西部、专业建设启动仅仅两年、实现首届招生不满一年、大数据探索和研究尚属空白的大专层次院校来讲,在与积淀深厚、经验丰富、人才济济的本科院校的激烈角逐中获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二、主要举措

  参赛师生利用校校、校局、校企三个合作机制和平台,制定了18个大项87个子项推进计划,从3月28日开始,严格按照计划中明确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推进各项工作。无论是参赛学生还是指导教师,均无大数据技能的应用和研究,是零基础、零起步,学院网监专业实现招生不满一年,专业建设启动仅仅两年,这在所有参赛队中是最年轻的,竞争对手基本都是本科院校,有着丰富的专业建设经验和参赛经历。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学院党委提出:要按照王正升副省长关于“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指示,通过备赛全面提升学院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水平,夯实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学院成立了参赛专班,从组织上进行了全面保障。责成现教中心贤惠开展了三轮参赛队员筛选。明确参赛重在发现与兄弟院校的差距,重在实现我院网监专业参加全国赛事零的突破,重在实现我院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迈出实质性步伐,重在推动网监专业建设往深里走、往实里建,重在从旁观者、局外人成为参与者、受益人的目标。实践证明,学院面对诸多不利因素和重重困难所做出的大胆抉择是正确的。齐心协力艰苦备赛、不畏强手征战赛场、不辱嘱托取得佳绩,这正是 “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主题教育活动成效的具体体现;也正是贯彻王正升副省长关于我省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的生动体现;展现了我省公安教育工作者不惧困难、无畏强手、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三、工作成效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一)生动践行了厅党委对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一系列指示

  王正升副省长和公安厅党委近年来对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特别是警院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指示。学院紧紧围绕正升副省长的指示和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顺应基层需求、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瞄准我省公安队伍短板办好专业,是近年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此次赛事获得佳绩,有力证明了学院贯彻落实王正升副省长和厅党委的系列指示初见成效,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方向、坚定了办学信心。

  (二)强化了专业自信

  网监专业启动两年来成效如何?水平如何?从未接受真正的检验。与国内绝大多数公安院校相比,我院在专业开设时间、建设历程、招生规模、师资力量、行业影响均无法相比,整个团队依然处于低位徘徊,大家的专业自信心不高。但这次取得初赛西部赛区第一、总决赛二、三等奖的成绩,极大的提升了学院的士气、提升了教学团队的专业自信,有力的证明了我院网监专业建设的方向是对路的、过程是扎实的、效果是明显的。无论是初赛还是总决赛,赛后很多兄弟院校用“没想到”、“不容易”向我院表达祝贺与敬意。

  (三)明确了差距和不足

  从初赛到决赛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们很清醒,无论是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水平、师资队伍,还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专业积淀等各个方面与优秀兄弟院校存在着全方位的差距,即便与西部兄弟院校也有着不小的距离。两次参赛,我们始终告诫自己决不能因为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误判了形势。在与全国公安院校的比拼中,我们秉持了学先进、找差距、查不足的初衷,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网监专业要担负起为全省公安队伍输送优秀人才、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撑的责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校局融合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刑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典型工作案例

   

  一、工作背景

  改革的要求、适应人才培养需求,专业教学团队认真盘点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和实践教学效果不佳,无法确保实现突出“实战能力”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第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完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实战能力较差,岗位适应能力较差;第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手段落后,实训教学那种学生往往机械地完成操作,缺少主动积极的思考,一旦离开了教师,学生就不知所措;第三,实践教学师资和实践基地两大专业实践教学基本条件明显不足。实践教学师资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欠缺实战经验,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有效利用率低,严重影响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同时影响到专业渗透、科研协作的问题;第四,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评价不科学,严重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等问题。

  为探索并解决以上问题,刑事技术专业带头人申报立项了“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实战能力为核心构建我院刑事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院级课题,并研究结项。以该课题为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2016年5月起刑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一培养培养学生实战能力为目标,开展刑事技术专业“练战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工作。从第一阶段,调查研究、重新定位,时间:2016年5月至2016年8月,主要开展的改革与实践工作:根据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专业岗位需求调研结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开展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方法。第二阶段,固强补弱,多措并举,时间: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主要开展的改革与实践工作:一是通过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全面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实践教学评估考核制度来改革和完善刑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体改实践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重点依托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深化校企合作,打造校内专业实践平台,实现师生实战技能“练、战融合”,锻造双师团队,提升学生实战能力。第三阶段,重点突破、坚持前进,时间: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主要开展的改革与实践工作: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改革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打造课程数字化平台和”理实一体化”课堂。

  二、主要举措

  为解决刑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专业教学团队于2015年研究结项完成了“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实战能力为核心构建我院刑事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院级课题。以该课题为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2016年5月起刑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一培养培养学生实战能力为目标,开展刑事技术专业“练战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工作。通过近四年的改革实践,在刑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根据公安改革背景下的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新要求,认真梳理公安机关行业需求确定实践教学目标,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了理实结合课程体系。2016年5月-8月编制专门的实践教学大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设置C类课程“刑事技术实战训练”课,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对各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融合实践运用能力。

  (二)推进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完善“练战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改善实践条件、完善制度保障、优化教学方法等要素,保障实践教学效果。2017年-2019年完成1200余万元的专业硬件建设项目优化升级5个实验实训室、新建4个实训实验室,加大专业实践教学力度,制订相关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多形式灵活进行实践教学评估考核,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依托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深度校企合作,打造校内专业实践平台,实现师生实战技能“练、战融合”,锻造双师团队,提升学生实战能力。2016年5月至今,刑事技术专业依托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师生切实提升了实践教学能力和实战能力,近四年来,学生共参与办理司法鉴定案件400余起,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突出体现了“练战一体化”的刑事技术实践教学特色模式。

  (四)深化课程改革,完成课程教学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搭建理实一体化课堂,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学院各专业中率先进行大胆改革,对三门专业核心课程,融合运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混合教学方法,建成课程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工作成效

  (一)将“练战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2016年、2018年级刑事技术专业学生通过公安机招警考试入警率均为学院应届生各专业第一名。

  (二)依托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深度校企合作,打造校内专业实践平台,实现师生实战技能“练战一体化”,打造了一支能满足刑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做保障。实现师生实战技能“练、战”融合,推广辐射到了学院交通管理、刑事侦查专业锻造双师团队,提升学生实战能力。

  (三)完成的1200余万元专业硬件建设大力推动刑事科学科学技术专业、侦查专业、治安管理专业等专业的实践教学,推动与司法鉴定中心的校企深度合作。

  (四)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完成课程项目化改造工作,最大化的发挥数字化课程平台优势,实现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

  (五)数字化课程教学平台建设,完成了学院公安、法律专业建设中数字化课程改革零的突破,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发挥了良好的带动、辐射作用。

  (六)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成果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战能力和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刑事技术专业100余名学生直接受益。近年来,专业技能竞赛获省部级奖1人次,实现了零的突破。就业率持续保持90.6%以上, 90%毕业生能独立完成实训项目,并以“专业实战能力和合作能力突出、责任感强”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好评,短短的四年间毕业学生立功受奖多次,其中6人被提拔任用为公安基层科所队长。

  (七)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学生受益面广。课程数字化平台建设,理实一体化课程、校企深度合作等教学成果在我院2019年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专业建设二等奖,对全院专业教学改革工作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刑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来,显著提升了学生实战能力,受益学生百余人。参与办理司法鉴定案件400余起,大大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得到公安机关用人单位的认可。

  产教融合强技能 合作育人显成效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社区矫正专业建设典型工作案例

   

  一、工作背景

  为充分展示“产教融合、合作育人”成果,与行业共同培养基层一线实用人才,提高我院法律系社区矫正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实战化水平,检验社区矫正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实现更好地推进我省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和基层专业力量培养,以我省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与我院法律系签订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建设交流合作协议》良好平台,充分挖掘学院法律系教育教学优势资源,完善与实战单位的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互相支持和共同发展,以社区矫正专业核心课程《社区矫正个案工作》为契机,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产教融合、合作育人”的课程教学实战化理念,进一步实现立足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探索专业核心课程外延,积极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同向发展,为基层司法实战单位及民族地区的基层司法力量建设贡献了力量。

  二、主要举措

  (一)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实现教育教学与实践一体化

  青海省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与我院法律系签订了《理论实践一体化建设交流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校局合作、系局联动”的理论实战一体化建设交流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合作原则、权利和义务等事项。双方在理论研究、实践技能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通过理论研究、实践课题,做好疑难法律、社区矫正相关问题的研究,推动我省社区矫正工作在理论实践方面实现创新;通过对我省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开展教育培训、法律咨询等方式,不断强化我省社区矫正队伍建设;通过组织教师学生开展“结对子”、跟班学习、实习实践锻炼等社区矫正实践工作,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和业务骨干兼职教官。此次校局合作,是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司法体制改革相关举措的重要体现之一,对提升我院法律系社区矫正专业教师科研水平和实战能力,促进理论和实践同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二)兼职教官指导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环节

  社区矫正个案工作是一项针对个别矫正对象开展的综合性、个别化的矫正工作,需要综合运用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贯穿入矫、日常矫正管理、解矫、安置帮教等工作环节。

  为贯彻落实校局合作,法律系社区矫正专业团队通过组织教师,立足专业核心课程《社区矫正个案工作》中的“社区个案矫正措施的实施”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讨论,并与兼职教官共同研究制定模拟演练方案,反复商议演练内容,探讨演练重点难点。在教学展示中,法律系及社区矫正专业团队特邀请西宁市城东区司法局清真巷司法所、乐缘社区服务机构的兼职教官再次聚首课堂,与社区矫正专业学生围绕个案矫正措施的实施展开情景模拟演练。五个学生工作小组根据不同案情,就个案谈话、矫正对象问题分析评估、矫正方案制定、具体矫正措施实施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进行了展示。学生工作小组将所学、所思、所感融入不同情境的矫正对象个案矫正中,充分展示了社区矫正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清真巷司法所向宁胜所长和乐缘社区服务机构王涛主任全程参与课堂教学,并进行了专业点评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课后两位兼职教官表示非常满意,也为校局合作育人成果表示欣慰。

  通过专业课程核心教学内容的实战演练,检验了大三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积累,学生已经形成了较系统的专业思维,掌握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了社区矫正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兼职教官深入课堂指导教学,既检验了社区矫正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成效,又通过精准指导帮助学生及教师了解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现状及发展。

  (三)走近司法所,零距离接触社区服刑人员

  为进一步实现“产教融合、合作育人”的专业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社区矫正专业学生“来自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职业使命感,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及专业技能,社区矫正专业团队教师曾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近西宁市城东区乐家湾镇司法所,零距离接触社区服刑人员。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围绕“公民的基本权利”、“禁毒宣传”及“反思昨天、把握今天、奔向明天”的主题宣讲。在走近司法所活动中,社区矫正专业学生尝试换位思考,围绕宣讲主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大量鲜活案例并引经据典引导社区服刑人员远离违法犯罪,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努力做到“警醒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此次活动通过拉近专业学生与社区司法所实际工作的距离,将专业课程的教学课堂延伸到基层司法所,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专业知识,传播法律精神,将正面的思政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切实培养了学生服务社区、服务基层的职业荣誉感。

   (四)互联互通,建立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官联络机制

  围绕“产教融合、合作育人”的专业发展理念,社区矫正专业团队建立了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官的联络机制。通过邀请兼职教官独立承担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者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官共同承担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等方式,建立了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官的联络机制。通过近距离的沟通交流,在双方互相了解、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兼职教官更加乐意为我院法律系社区矫正专业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同时,法律系社区矫正专业团队亦紧抓与社区矫正社会服务力量的交流合作机会,如乐缘社区服务机构,并将即将毕业的优秀学生推荐前往该机构实习,努力提升社区矫正专业学生的社会满意度。

  三、工作成效

  (一)志存高远,肩负使命

  立足“产教融合、合作育人”的专业发展理念,不论是社区矫正专业团队教师,还是在校专业学生,均能够立足岗位职责,明晰职责使命。《社区矫正法》的颁布对社区矫正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预示着一个新的行业正式走向正规化建设和法治化建设的道路。作为朝阳行业的人才储备力量,社区矫正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大量的模拟演练、情景再现、技能训练、参观学习、实战交流等形式,深刻理解未来肩负的使命与职责。

  (二)革新观念,坚定发展

  作为社区矫正专业团队教师,立足校局合作的交流平台,通过一次次与实战教官的沟通学习,达成共识。社区矫正专业未来是我院法律系应当重点发展的新兴专业,基层实战单位有大量的人员缺口,有大量的基层社区矫正工作者实际需求。因此,专业教学团队已经做好准备,并正在革新观念,并立足各自承担的专业课程寻求突破。因为只有专业教学团队坚定发展,我院法律系社区矫正专业的未来建设才会在前进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三)社会认同,点燃信心

  我院法律系社区矫正专业,相较于法律系法律事务专业、刑事执行专业及公安系各专业而言,正处于幼儿阶段。18级社区矫正专业学生也是本专业招收的首届在校生。通过一年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校局合作探索,社区矫正专业教学团队及专业学生,虽然社会实践次数有限,但有限的次数客观上确实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我省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城东区司法局、部分基层司法所和社区矫正社会服务力量,对我院社区矫正专业教学成效和育人成果表示了欣慰,给予了好评。社会的认同,也点燃了专业教学团队未来发展的信心。

  愿未来能拓宽我院法律系社区矫正专业与其他相关单位、基层司法所的交流合作渠道,并能够实现学生交流、实习、输送等,尽力实现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目标。在学生走出校园前,尽量帮助他们有效解决未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后顾之忧。

  双语模拟情景教学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汉藏双语教学典型工作案例

   

  一、工作背景

  为了构建适合高职发展规律的特色课程体系和法律事务(汉藏双语教学)专业发展的要求,以提高汉藏双语人才素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学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力推进模拟演练的授课方法,不断完善汉藏双语教学模式,根据法律事务(汉藏双语教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汉藏双语教学团队开展了本年度的专业模拟演练教育训练任务。

  专业模拟演练教育训练任务以藏区社会发展稳定工作中发挥极大的人民调解(双语)实训任务为切入点,通过模拟案例实务分析和操作,以点带面,使参训学员将所学法律专业知识和调解理论应用在具体调解个案中,客观分析案情,运用汉藏双语并进行有效的调解。通过演练,培养学生对法律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使学员牢固树立法律、社会道德意识,以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举措

  (一)准备情况

  受领模拟演练教育训练任务后,法律事务教学团队教师多次到参训班级2018法律事务(1)(汉藏双语教学)区队(44人)详细了解情况,按照学生的特点和班级情况收集适合他们的藏区社会生活中发生率较高的真实案例。经过学情分析和收集真实案例,团队教师多次协商意见一致,同意将2018年青海省司法厅金牌案例之一的“情人闹矛盾,调解化纠纷”基本案情,作为此次专业模拟演练教育训练任务的模拟案例,要求完成本次演练及所需的相关卷宗材料和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的全部任务。

  (二)演练情况

  1.调解前期工作。演练时将所有参训学员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划分为藏语组和汉语组两个大组,每组由调解员组、当事人组、翻译组、其他组4个小组组成。每小组确定组长一名,负责领取发放收集资料、考勤及实训期间小组管理。指导教师发放实训案例后,各小组按照本小组的工作任务和角色分工进行工作,当事人组背对着其他人把原有的基本案情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中能够耳闻目睹的一些情节来适当的设计具体的情景,当事人双方就设计的纠纷具体情况来找自己有利的证据和诉求,并书写调解申请书递交给调解组。

  调解员组收到申请书后开始审查申请人主体资格和管辖等问题并作受理登记,受理后调解员组通过走访等方式进一步调查了解具体案情,依靠所学法律知识和调解法学理论来分析此案调解的可行性和对此案调解的方式方法技巧,查找此案有关的法律条文和人情风俗等解决方法。翻译组在此过程中协助调解员组,翻译需要翻译的各种资料,包括口头翻译。其他组按照调解会场的要求和案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会场布置。前期工作完成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前期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指出演练中的不足之处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2.模拟演练。调解模拟演练开始时,调解员通过开场白及介绍调解规则,强调了参加调解的意义和目的,要求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坚持诚实守信和心平气和的理念,进一步明确了调解员和当事人双方在调解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回避等情况)。通过开场白和介绍调解规则很好地控制了现场的气氛,降低了当事人诚惶诚恐的心理压力,建立了调解员与当事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加强了调解现场秩序。

  调解员宣读开场白及调解规则后,邀请当事人申请一方简略陈述争议事实及个人诉求,申请方陈述争议事实时心情激动,措辞不当一度现场秩序混乱,调解员及时通过批评和教育等方式控制现场。此时调解员立刻简略地总结了申请方的观点、事实和诉求。接着邀请另一方当事人简略陈述争议事实,陈述过程中反应激烈、举止异常,现场再度混乱,调解员及时提醒当事人遵守调解规则无用后,调解员宣布面对面调解方式立刻结束,要启动背靠背调解的程序。

   在背靠背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首先肯定当事人成绩和为对方所付出一切。其次批评教育当事人的有些不合常理的行为和失态的情形。再次强调了当事人双方在法律上要承担的义务和社会责任,法治社会中人人都要遵纪守法,遵从社会良好的道德习俗等。

  经过调解员背靠背等多种调解方式和批评教育等调解技巧后,当事人双方同意和解,愿意承担所要承担的义务。最后书记员根据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制作了调解协议书,双方签字画押握手言和。(调解现场调解员及时制止反应激烈、举止异常的混乱现场,表现了调解员的控场能力。现场再度混乱时面对面调解立刻结束,启动背靠背调解,体现了调解员的临场观察能力和调解方式技巧的掌握能力。背靠背调解时先用肯定当事人的成绩,后用批评教育当事人不当行为是表现了调解员调解方法技巧的熟练程度)   

  三、取得的效果

  (一)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模拟演练教育训练任务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情景化教学条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形成了“学中练和练中学”的教学氛围,因此,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挖掘和发挥学员的潜能,使学生在自觉、主动中获取知识。

  (二)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 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 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