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中国文化的《春之祭》什么样?你会看到“兵马俑”哦!-今日头条

日期: 栏目:体育资讯 浏览:142 评论:0

植根中国文化的《春之祭》什么样?你会看到“兵马俑”哦!-今日头条

图说:《春之祭》被视作现代舞诞生的符号 网络图

在西方,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被视作现代舞诞生的符号,它也是舞蹈摆脱古典束缚,催生“裂变”的转折点。可即便《春之祭》被无数次改编,斯特拉文斯基恐怕想不到,他的《春之祭》有一天还会同中国传统文化嫁接。在丹尼尔·卡多索携手谢欣共同编创的中葡合作版《春之祭》中,你能看到陕西的“兵马俑”,能听到西藏的诵经声,也能感受云之南的自然气息。今晚(1月24日),中葡合作版《春之祭》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进行全球首演,此后,该剧还将在欧洲展开巡演。

图说:中葡版《春之祭》海报 网络图

改编《春之祭》几乎是每个编舞者的理想,丹尼尔·卡多索也不例外。然而,多年来他始终苦于找不到切入口和一个“完美想法”,直到2016年他开启了中国之旅。那年夏天,他独自去往西安,在秦王陵的墓坑里看到的那一排排兵马俑,深深震撼了他。《春之祭》是一个关于牺牲、关于祭奠的故事,而兵马俑在丹尼尔看来是更高阶的、跨时空的、集体性牺牲:“它超越个人概念,战胜时空限制,他们(兵马俑)把这份牺牲‘站’成了永恒。”

图说:丹尼尔·卡多索 网络图

据悉,中葡版《春之祭》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起头”完全是即兴创作,自今晚首演起每一天都不会一样。丹尼尔会亲自“领兵”,带着舞者将当日的心境如入这份“序”一般的开始。在他看来,这就如同任何一段舞蹈的起始,预示着创作即将展开。第二部分“自然”,是创作中收集素材的过程,这部分中既有他从西藏布达拉宫采集的诵经声,亦有漫步云南,那一路的鸟语花香和不间断的民间歌舞。第三部分才是重头戏《春之祭》,《春之祭》的音乐不会有丝毫改动,然而舞蹈,则将少女的祭献改为集体的祭献。舞台上,演员从始至终地跳着,几乎没有喘息的间歇,他们不断往身上抹着泥巴,直到“跳舞至死”。在卡多索看来:“这也是一种牺牲,是舞者对他所热爱的舞蹈的牺牲。”

图说:《春之祭》剧照 网络图

当被再三问起会怎样在舞台上展现中国元素时,卡多索反复强调了一件事:“我不会‘照搬’中国民族舞蹈的样子或是姿态加入我的舞蹈,但我在中国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感受过的传统文化,都已经融入我的身体、我的脑海。你们会在我的作品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气息,从音乐、投影中看到琴棋书画。而我如今在舞蹈中展现的,正是从我的心中自然流泻的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你们看到的将是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印象。”(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